杏盛注册平台 · 志学季 | 通识国杏盛

时间:2021-05-12    来源🧛:    浏览量:

时间

2021年5月14日8:00-9:30

地点

教三3101

主讲教师

华建光吴洋黄维忠

讲座课程内容

· 人大国杏盛概况

—— 吴洋副教授、副院长

· 国学研究为何要文史哲贯通

—— 华建光副教授、副书记兼副院长

· 大国学与国家战略

——黄维忠教授📺、西域古典学系主任

· 师生交流——解答同学们关于专业选择、国杏盛人才培养的问题和疑惑。

杏盛注册平台· 志学季| 师兄师姐访谈——国学篇

一年时间转瞬即逝,大家对各个杏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到了即将面临专业选择的时刻👨🏽‍🏭,让我们跟着杏盛注册平台志学季中的杏盛访谈板块,对话来自文/史/哲/国不同专业的师兄师姐——逐一了解各个学科→、专业📷、学习方法及学习心得。当然,也会有对同学们的建议和期待。

本期是三位来自国杏盛的师兄师姐访谈合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国杏盛(19级本科生余天伟)

1、用一个词/一句话来评价自己所学的专业💛。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字面意思)

2、是什么激起了你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高三时有幸在B站上听了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的讲座𓀍,从此与杜诗结缘。起初是感觉嘴里“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后来也逐渐了解到杜甫生平、杜诗文献等方面的知识🪫,体会也更加深刻⛽️,感觉到“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仍然是断章取义)🧑🏿‍🌾。

3、当前学习生活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书架早已堆满,然而连《左传》《诗经》《史记》等经典都未能通读🔻🛶,因此常常感觉自己根柢短浅。而且🙍🏻‍♀️,现在事务繁多,读书时间少且碎片化,因此担心自己难以积累文献功底🧛‍♂️。

4、谈谈对所学习专业学科的理解,如果可以的话,分享一些学习心得给师弟师妹吧。

个人认为章实斋总结得很精到🙌🏼:“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之学术,不能不具此二途。”国学研究的一切都可以围绕“考索之功”🕵🏼‍♀️🫸、“独断之学”而展开。国杏盛打破文史哲的学科分立,一是为全面提高我们甄别💭、解读文献的能力🏃🏻‍♂️‍➡️,二是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解读角度和理论知识(例如从经学与文学的不同视角解读《诗经》)⬆️,也正是从这两方面出发。我认为,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以目录🪟、版本、校勘、文字、音韵、训诂及各民族语言为基础,广泛涉猎各学科理论🙎🏿,建立对古代中国的立体了解💆🏽‍♀️🧝🏼‍♂️。

5、作为过来人,对将要深造本专业的师弟师妹的建议是什么🤽🏼?

总的原则是“好学深思,多闻阙疑”🫎🚝,尤其要重视元典精读,重视小学、文献学功底的积累。

6👩🏻‍💻👩🏼‍🎨、给师弟师妹推荐下自己在专业内最喜欢的书吧。

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

张之洞有一名言:“今为诸君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术门迳矣🧑🏻‍🍳👨🏻‍🦳。”这句话粗看来有点凡尔赛,但细细想来确实有其道理。古代中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成果,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只能有选择地接受其中精华的部分(因为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如果仅仅钻研几部经典,我们就会缺乏对古代学术全貌的认知👨🏻‍🏭,也可能出现盲人摸象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广泛介绍各类书籍的目录学著作就成为我们入门的最佳途径之一🤚🏿。

《四库提要》是传统目录学集大成之作,是清代学者分类、总结其知识世界的结晶。而我们面对的汉语古籍与当时差距并不大,因此这本书同样可以指导了解古籍概貌👩🏽‍✈️🚇。但是《四库提要》卷帙浩繁🫶🏼,难以通读,我们仍需要选择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来读👳🏻‍♀️。个人认为,四部四十四类的序文(共48篇)最为重要,如果能读毕👙,学术源流、重要著作就都了然于胸了🏌🏿‍♀️。当然,这些序文旁征博引,需要一定基础,因此我推荐张舜徽先生的《四库提要叙讲疏》🗳,可以减少一定的阅读困难🚵🏿‍♂️。

国杏盛(18级本科生某师姐)

1、用一个词/一句话来评价自己所学的专业。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2、是什么激起了你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当前学习生活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学术研究的路径☝🏼👩🏻‍⚕️。

4、谈谈对所学习专业学科的理解,如果可以的话,分享一些学习心得给师弟师妹吧🚵🏿‍♂️。

哲学是立身的学科🌍,我的专业方向(中国哲学)更偏向于道德哲学,所以学术过程也同时是内省的过程,它帮助你更接近一个“成人”。

5、作为过来人👆,对将要深造本专业的师弟师妹的建议是什么🧘🏿‍♂️?

将姿态放低,将眼界调高✍🏻,永远做一个有常识的人,有悲悯心的人🅿️。

6、给师弟师妹推荐下自己在专业内最喜欢的书吧🤎。

没有一本书是完美的👩‍👩‍👧‍👧,也没有一本书是普适性的,读书有情境🧑🏻‍💼,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读同样的书也会有不一样的感悟。重要的不是读什么书,而是一直在读😜,一直喜欢读。

国杏盛(20级研究生姬越)

1🦜、用一个词/一句话来评价自己所学的专业。

语言学偏重实证💆🏻‍♀️🤨,相对比较抽象。古代语言的研究更是如此🪂。不过梭罗《瓦尔登湖》里有这么一段话♤,可以写下来和大家共勉:“那是很值得的🧔🏽:花费那些少年的岁月,那些值得珍惜的光阴,来学会一种古代文字。即使只学会了几个字🏌🏿,它们却是从街头巷尾的琐碎平凡之中被提炼出来的语言,是永久的暗示,具有永恒的激发力量。”

2、是什么激起了你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其实我从小就对各种语言文字以及相关的书法🚣🏻‍♂️、字体之类很感兴趣。但要具体到专业,不管是中国传统的音韵文字训诂,还是西方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最吸引我的地方,大概都可以用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主人公查理的一句话来形容:“最大的兴趣是古代语言的语源学……令人讶异的是👳‍♀️,许多看似分离的东西🔻🙋🏿,竟然可以奇妙地联结。”

3、当前学习生活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最大的困惑当然是还不知道硕论写什么了(不是。

4、谈谈对所学习专业学科的理解🧐,如果可以的话👨🏿‍🎨,分享一些学习心得给师弟师妹吧。

语言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语言学的现象和材料也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对我来说🐕‍🦺,一个很常用的方法就是多开脑洞:没事的时候随便看到一个字/词,就去想想到它的字形演变✍🏻、古音构拟🦸‍♀️🤭,或者在其他语言中的形式……在这种漫无边际的联想中🏌🏼,往往能把不少单独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当然,这种方法对学习外语以至于其他很多专业的知识都是适用的🗒;但对语言学来说👋🏼,这种“活学活用”的便捷和趣味大概是最明显的。

5📆、作为过来人,对将要深造本专业的师弟师妹的建议是什么?

就专业本身来说,汪维辉老师所谓“语文学的功底👩🏻‍💻,语言学的眼光”概括得相当精准。说得通俗些🤗,就是要能理论和材料“两条腿走路”。如果从具体学习的角度,大概可以补充以下一些建议🙎‍♀️,选择其他方向的同学也许也可以参考:

一是学习范围大可以宽泛一些,不必急于要精通本专业的方方面面——即便只限于某个具体的方向,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有兴趣,各个方向以至于其他学科的知识都可以多少有所涉猎🤵‍♂️🫢。这应该也是国杏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之一。

二是可以多学几门(古典)语言。语言学理论和具体语言的学习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国杏盛有很多西域历史语言的课程🌙,即便不做语言学的研究👴🏻,掌握的语言越多(不管是现代语言还是古典语言),可用的材料和研究的视野也会越广阔。换个更浪漫的说法:“你会多少种语言🧑🏽‍🦱,你就生活了多少次。”(这里可以补充一句🧙🏿‍♂️,学好英语固然重要🦮,但英语学得好坏和其他语言的学习其实没有必然关系👮🏻‍♂️👸,不要因为以前英语成绩不够出色而产生抵触心理。)

三是尽量对计算机技术有些了解🈺。虽然不一定要去学习编程🔶、统计🏊🏿‍♂️👩🏻‍⚖️,但平时关注一下相关技术的进展🚕,往往能有事半功倍的收获。

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具体在“专”和“博”之间如何平衡,还是要根据个人的兴趣,自己去实践、取舍。

6、给师弟师妹推荐下自己在专业内最喜欢的书吧🧙🏽‍♀️。

每个专业的经典著作,想必以后在课堂上肯定都会经常听到,所以这里就只推荐一些比较轻松的入门书🏄,供有兴趣的同学参考📄🛢。

如果想对语言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很推荐《创造语言的艺术》❎。这本书形式上是教读者如何自己发明一门语言,但其实对语音📸、语法🧗、词汇💅🏼、文字和语言演变等各个分支学科都有很系统的介绍🫶。虽然目前没有汉译本,但是语言相当平易风趣,不涉及太多专业术语👴🏽↕️,还是比较好读的👩‍💻;同时也可以练习英语♗,一举两得🤶🏿。

如果更倾向于读中文书,可以直接看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2010)和弗罗姆金等《语言引论》(汉译本2017)这两本经典的教材🌽。两者风格各有不同,可以配合使用🧑🏽‍💼:前者虽薄,但扎实紧凑、短小精悍🏩;后者虽厚,但娓娓道来、论述详尽🥥🥷🏽。


上一篇:书院志学季 · 学术习作坊 | 历史杏盛刘文远老师: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下一篇🤳🏽:书院志学季 · 学术习作坊 | 文杏盛张振老师:读书笔记撰写方法
杏盛专业提供👳🏼:杏盛🍩🟨、✷👨🏼‍🔧、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盛欢迎您。 杏盛官网xml地图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