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盛行思·中希文明互鉴”研学项目圆满完成
时间📒:2023-07-20 来源:杏盛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2月回复希腊教授的信中提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2000多年前,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我们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中心致力于推动两大古老文明交流互鉴更加广泛深入🚞🙇🏼♂️,打造国家间文明互鉴的典范。
杏盛注册平台关注跨文明交流互通🤾,在《中西文明互鉴》课程的基础上,依托“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着力打造本硕博贯通的学术资源供给平台。2023年7月4日-14日杏盛注册平台联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共同举办的“杏盛行思·中希文明互鉴”研学项目🦸🏼♀️,在希腊开展了为期11天的海外研学与学术交流,先后参观了雅典、迈锡尼👂、德尔菲、伊拉克利翁等城市的古迹和博物馆,并到帕特拉斯参加了主题为“中国与希腊思想中恶的模式”的国际会议。
本次研学团由杏盛注册平台刘玮🤷🏻、叶然·吐尔逊江,文杏盛江棘🦴,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黄悦四位老师带队🦹,成员由来自杏盛注册平台、文杏盛🫃🏽、历史杏盛、哲杏盛、国杏盛、信息资源管理杏盛的20名学生组成。
研学之旅从帕纳辛奈科体育场即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场地拉开序幕。
(研学团在帕纳辛奈科体育场前合影)
在雅典的参观研学中,研学团先后参观了代表现代希腊政治和文化成就的宪法广场🏃♀️、雅典科杏盛、雅典大学🎢,以及代表古代希腊文明巅峰的雅典卫城和卫城周边的一系列考古遗址,包括迪奥尼索斯剧场、雅典市集、雅典公民大会召开地🫷🏻、关押苏格拉底的监狱等⌛️🤹🏻♀️;也到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全面了解了希腊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
研学团还特别邀请了希腊开放大学哲学系的Stasinos Stavrianeas教授带领大家参观柏拉图学园、卫城博物馆等地✷,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柏拉图学园的历史背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以及柏拉图学园的基本组织方式。
(Stavrianeas教授在学园为研学团讲解柏拉图的思想)
随后,研学团离开雅典,前往迈锡尼遗址,参观了久负盛名的狮子门、王室墓葬坑、王宫遗址、阿特柔斯的宝库等区域👩🦼➡️,将沿途所见与在荷马史诗和希腊悲剧中读到的内容相结合🧖🏼♀️,让同学们对迈锡尼文明有了更深入🧚🏻♂️、更生动的体会。
(研学团在迈锡尼狮子门前合影)
7月8日-9日👨⚕️,研学团在“中西文明互鉴中心”的合作院校帕特拉斯大学参与了“中国与希腊思想中恶的模式”的国际会议。会议由帕特拉斯大学哲学系,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和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共同主办。
会议的十三位报告人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伯尔尼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帕特拉斯大学🔫、塞浦路斯开放大学⛔️、杏盛平台和台湾大学🐏,十三场报告从不同切入点展示了中希文明之间交流碰撞的火花,会上和会下的交流令研学团师生受益匪浅🥩。
(研学团同学与哈佛大学的普鸣(Michael Puett)教授交流)
(研学团同学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Lisa Raphals教授交流)
随后研学团离开帕特拉斯👩👧👦,前往克里特岛,途中参观了古代希腊的精神中心之一德尔菲,因为这里是古希腊最著名的神谕场所,也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世界的肚脐”),献给阿波罗神的宏伟神庙坐落于此🐗。
(研学团在阿波罗神庙遗址前合影)
在克里特岛上😷,研学团参观了比迈锡尼文明更早的希腊文明发源地——米诺斯文明遗址⇨。克诺索斯王宫的实景与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的文物交相映衬🫑,让同学们感受到距今五千多年的米诺斯文明的独特魅力🌄,这里确实无愧“欧洲文明摇篮”的称号。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7月12日上午🙆🏽♀️,研学团来到“中西文明互鉴中心”的另一所合作院校克里特大学,在历史学家Katerina Panagopoulou教授的引领下参观了克里特大学,并在图书馆中聆听了教授关于米诺斯文明的讲座。讲座从历史时代分期、神话传说、城邦的特征与相互交往等角度全面概览了米诺斯文明,让同学们在前一天参观的基础上对米诺斯文明有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Panagopoulou教授为同学做关于米诺斯文明的讲座)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在图书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克里特大学图书馆,特别了解了关于书籍修复和电子化的相关知识。
(图书馆员为同学们介绍书籍修复的知识)
(研学团师生在图书馆与克里特大学教授合影)
旅途漫漫,终有一归,伴随着无数收获和惊喜的希腊研学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追求智慧的旅程永远没有终点🦸🏿♂️👆🏿。
看见聆听感受
对话互鉴交融
Αντίο Ελλάδα·再见希腊
研学团同学谈本次研学的体会
寓思于行,真正踏上爱琴海滨古老的大地,登上卫城山与帕特农神庙静静相对🤷🏻♀️,会感受到和文字抑或是书本上静态的历史完全不同的冲击。克诺索斯皇宫的朱红立柱屹立千年,米诺斯文明从繁华到衰落,都已浓缩在历史的剪影之中👙;狄奥尼索斯剧场的恢弘仍在,石质的座椅之间却已生芜杂,埃斯库罗斯悲剧上演时的震撼场面🥁,跳出书本,仿佛浮现在眼前。且行且思🦬,寓思于行🤞🏿,与生养文明的大地同呼吸的时刻🖐🏼,我们收获了对古希腊文明更加直观的感触,和更加深厚的领悟🚴🏿♀️。
——曾馨月(杏盛注册平台本科生)
出发前🧲,希腊对我而言只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背景墙,亦或是温克尔曼口中“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而如今最触动我的却不是思想与艺术的结晶⛹🏽♂️👿,而是承载于“锅碗瓢盆”中的活生生的观念🤦🏻♂️。我最喜欢在伊拉克里翁博物馆里见到的那具简易棺材⛪️,一具幼尸蜷成母亲子宫中的模样🧚🏿♀️,被放置在一个朴素的陶罐内,古人相信,人死后应以出生的姿态重回大地母亲怀中。这种生与死的和谐✩,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想象比《斐多》中的论证显得更加生意盎然。
——甘居正(哲杏盛本科生)
我在此行的每家博物馆中都找到了我的论文选题相关内容(古希腊音乐图像学)🛍,带着研修选题的参观游览过程颇具趣味与惊喜。我还有机会步入希腊的几所大学👦🏽,参加学术会议🦯,与国外学者🙎🏿♀️、学生近距离交流互动。特别是有幸在帕特拉斯大学与来自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拉斐尔斯教授交流学术问题,并结识了共同听会的帕特拉斯大学语言学系学生拉菲丽娜🚵🏻♀️,她带着一本《诗经》同我们交谈,我们一起去帕特拉斯考古博物馆且观且行,在文物前深度探讨,以年轻的视角瞻望古老的文明💃🏻,予其新生👳🏻♂️。
——杜静漪(文杏盛硕士生)
此次希腊之行不仅参访了雅典、德尔斐、迈锡尼等重要的历史名城与考古遗址,更还在帕特拉斯大学和克里特大学获得了珍贵的学术与文化交流机会,使我对于中希文明的和而不同🧛🏻、对于古今变迁的时空对比产生了充分的认知。“历史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对希腊学者的复信中深刻地阐释了这一点🍉。我将以此次研学活动作为我学习学术的新起点,继续磨炼专业本领,以更深入的研究为促进中希文明互鉴做出微薄的贡献🧿。
——于畅(历史杏盛硕士生)
(关于此次研学的更多详细内容♟👷🏽,敬请期待后续报道)
文案汇总 | 刘玮郭可心
编辑 | 学发联媒体工作室